教育部发布温馨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受骗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一些不法分子受经济利益驱使,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散布虚假信息、贩卖制造焦虑,针对志愿填报、招生录取等环节实施诈骗,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为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的一些虚假诈骗情况,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咨询有关信息,勿存侥幸心理、勿信不实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果遭遇诈骗事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育部发布温馨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受骗

一、认准官方权威渠道,“小道消息”不可信

【现象】近年来,一些社会机构和个人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有关涉考涉招信息,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等问题,有的甚至通过假冒、仿冒高校和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公众账号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实施诈骗,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

【提醒】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2023高考护航行动,开展“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已协调有关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便于广大考生和家长识别,获取正规的招生政策和服务信息。此外,每年具有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进行查询核实。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网上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官网”标识,谨防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二、警惕“天价志愿辅导”陷阱,理性报考不迷信

【现象】近年来,每当高考成绩发布后,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和个人“网红”就通过“不浪费1分不浪费未来”“让每1分都发挥价值”等说法吸引流量,夸大志愿填报作用,制造贩卖志愿填报焦虑。然后,包装打造“专家”“名师”、虚假编造“内部信息”“内部数据”、宣称“大数据志愿辅导”“一对一咨询”等,诱导考生及家长购买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提醒】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某些社会机构所谓的“志愿规划师”“专家名师”等大多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机构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近年来各高校录取情况和志愿填报参考材料,高校也会介绍学校招生章程、招生办法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并不存在所谓的“内部信息”“内部数据”。同时,在志愿填报期间,各地都建立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等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多渠道多方式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考生可通过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相关资料等查询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开通的咨询电话或线上咨询等方式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考生和家长不要迷信所谓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三、了解高校招生政策,“特殊渠道”不存在

【现象】高校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声称“认识某某领导”“认识某某招办”,甚至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工作人员等,谎称可以“走后门”“搞特殊”,通过“内部指标”“机动计划”“计划外补招”“降分补录”等说法实施诈骗。

2021年,山东日照公安部门成功破获一起高考录取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赵某、刘某某。经查,犯罪嫌疑人赵某、刘某某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对外宣称能够帮助考生以特招的形式办理高校录取入学手续,从中骗取家长和考生的高额手续费。犯罪嫌疑人赵某、刘某某已被依法审查,24万元被诈骗钱款已全部追回。

【提醒】教育部“三十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中明确要求,“不得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得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规模进行招生或违反计划管理要求调整计划”“省级招办不得违反投档工作程序或在政策之外降低标准向有关高校投放考生档案”“不得违反规定的招生程序降低标准录取考生、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高校招生是严格按照招生政策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等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会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存在所谓内部降低分数“补录”“补招”的情况。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四、认清不同教育区别,擦亮眼睛看仔细

【现象】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上大学的心理,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国际合作办学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部分办学机构打着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其他教育形式的学员。

【提醒】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学生均须通过高考招录。上述所谓的“录取通知书”不是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也不能进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认真辨别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修方式。

五、做好个人信息防护,谨防志愿遭篡改

【现象】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恶意篡改将导致考生无法被心目中理想的高校录取。2021年7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考生周某(化名)及其家属到派出所报案,称发现自己的高考志愿被人篡改了,改成了比自己高考成绩低很多的院校。经立案侦查,结合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调取的登录日志,确定其同学吴某(化名)有重大嫌疑。经讯问,吴某称觉得周某平时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这样做是为了惩罚周某。吴某篡改别人高考志愿的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

【提醒】律师和专家提醒,篡改高考志愿本质上是对考生受教育权的侵犯。从司法实践来看,篡改高考志愿的行为可能涉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要认为“无知者无畏”,不要以为事发了还能以“恶作剧”等理由搪塞,违法者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教育部也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

本文转载自教育部,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留学笔记|一站式留学指南平台立场。

Like (0)
Previous 2023年 6月 13日 下午2:55
Next 2023年 7月 3日 下午4:45

相关推荐

  • 时间线调整!UCAS 2026英本申请关键节点+政策解读

    近日,UCAS公布了2026届英国本科申请时间轴,计划申请2026年秋季入学的同学请关注! 内容包含三个重点: ●沿用2025届英本申请时间轴关键环节,如DBD、RBD拒绝环节; ●2026入学文书PS正式改革,由长篇转为问答格式; ●10.15申请截止时间不变,但是第二轮申请截止时间则提前到1月14日(25fall 是1月29日)。 01 UCAS 202…

    2025年 3月 3日
    00
  • 李嘉诚向斯坦福大学捐赠1.2亿港元!此举是否预示留学潮下一个热门专业即将诞生?

    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近日慷慨地向斯坦福大学捐赠了1500万美元(约合1.2亿港币),这一举措进一步展示了他对教育和科研的长期承诺。 这笔资金的一部分将被投入斯坦福大学的企业家复兴与福利倡议(SIER)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力的新一代企业家。剩余的资金将用于资助两位在遗传性神经和免疫疾病研究领域有卓越贡献的学者。 李嘉诚在他的声明中表达了对这一贡献的…

    2024年 3月 27日
    00
  • 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启动

    主要目标 到2027年,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调整机制基本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扩充机制更加健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重大行动 ●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推进优质普惠发展 ●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加快优质均衡发展 ●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促进优…

    2023年 8月 31日
    00
  • 何为出色的教育?九人获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历程和教育理念……

    每年诺奖各领域得主的揭晓,潜心耕耘的世界级大牛们也出现在世人面前。得奖的那一刻的风光,背后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在各自专业上的精进投入。 无独有偶,众多诺奖得主在教育领域都多有思考和实践。让我们跟着诺奖得主们的经验,提升教育实践智慧。 01   思维习惯: 保持好奇心,深入源头去探索 K.巴里·夏普莱斯(2022年、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来源:《为什么传…

    2024年 4月 30日
    00
  • 留学版”我命由我”:解码哪吒神话中的成长密码…..

    如果说现在最火的人是什么,一定是哪吒! 他凭借不认命的态度,不仅搅翻了东海龙宫,还把中国电影业搅得红红火火。 仅仅9天,《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60亿,拿下中国电影票房第一。11天后,票房突破67.922亿,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票房成绩,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那句“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的经典台词,不仅点燃了无数…

    2025年 3月 7日
    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联系我们

400-0665-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189846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

扫一扫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