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温馨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受骗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一些不法分子受经济利益驱使,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散布虚假信息、贩卖制造焦虑,针对志愿填报、招生录取等环节实施诈骗,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为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的一些虚假诈骗情况,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咨询有关信息,勿存侥幸心理、勿信不实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果遭遇诈骗事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育部发布温馨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受骗

一、认准官方权威渠道,“小道消息”不可信

【现象】近年来,一些社会机构和个人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有关涉考涉招信息,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等问题,有的甚至通过假冒、仿冒高校和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公众账号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实施诈骗,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

【提醒】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2023高考护航行动,开展“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已协调有关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便于广大考生和家长识别,获取正规的招生政策和服务信息。此外,每年具有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进行查询核实。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网上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官网”标识,谨防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二、警惕“天价志愿辅导”陷阱,理性报考不迷信

【现象】近年来,每当高考成绩发布后,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和个人“网红”就通过“不浪费1分不浪费未来”“让每1分都发挥价值”等说法吸引流量,夸大志愿填报作用,制造贩卖志愿填报焦虑。然后,包装打造“专家”“名师”、虚假编造“内部信息”“内部数据”、宣称“大数据志愿辅导”“一对一咨询”等,诱导考生及家长购买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提醒】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某些社会机构所谓的“志愿规划师”“专家名师”等大多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机构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近年来各高校录取情况和志愿填报参考材料,高校也会介绍学校招生章程、招生办法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并不存在所谓的“内部信息”“内部数据”。同时,在志愿填报期间,各地都建立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等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多渠道多方式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考生可通过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相关资料等查询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开通的咨询电话或线上咨询等方式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考生和家长不要迷信所谓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三、了解高校招生政策,“特殊渠道”不存在

【现象】高校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声称“认识某某领导”“认识某某招办”,甚至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工作人员等,谎称可以“走后门”“搞特殊”,通过“内部指标”“机动计划”“计划外补招”“降分补录”等说法实施诈骗。

2021年,山东日照公安部门成功破获一起高考录取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赵某、刘某某。经查,犯罪嫌疑人赵某、刘某某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对外宣称能够帮助考生以特招的形式办理高校录取入学手续,从中骗取家长和考生的高额手续费。犯罪嫌疑人赵某、刘某某已被依法审查,24万元被诈骗钱款已全部追回。

【提醒】教育部“三十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中明确要求,“不得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得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规模进行招生或违反计划管理要求调整计划”“省级招办不得违反投档工作程序或在政策之外降低标准向有关高校投放考生档案”“不得违反规定的招生程序降低标准录取考生、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高校招生是严格按照招生政策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等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会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存在所谓内部降低分数“补录”“补招”的情况。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四、认清不同教育区别,擦亮眼睛看仔细

【现象】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上大学的心理,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国际合作办学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部分办学机构打着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其他教育形式的学员。

【提醒】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学生均须通过高考招录。上述所谓的“录取通知书”不是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也不能进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认真辨别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修方式。

五、做好个人信息防护,谨防志愿遭篡改

【现象】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恶意篡改将导致考生无法被心目中理想的高校录取。2021年7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考生周某(化名)及其家属到派出所报案,称发现自己的高考志愿被人篡改了,改成了比自己高考成绩低很多的院校。经立案侦查,结合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调取的登录日志,确定其同学吴某(化名)有重大嫌疑。经讯问,吴某称觉得周某平时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这样做是为了惩罚周某。吴某篡改别人高考志愿的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

【提醒】律师和专家提醒,篡改高考志愿本质上是对考生受教育权的侵犯。从司法实践来看,篡改高考志愿的行为可能涉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要认为“无知者无畏”,不要以为事发了还能以“恶作剧”等理由搪塞,违法者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教育部也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

本文转载自教育部,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留学笔记|一站式留学指南平台立场。

Like (0)
Previous 2023年 6月 13日 下午2:55
Next 2023年 7月 3日 下午4:45

相关推荐

  • 教育部留服中心表示,出国留学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增长趋势平稳,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01   留学准备: 机遇与准备不可或缺 3月26日,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召开发布会。中心主任王大泉在会上指出:我国出国留学的形势在疫情之后正在强劲地复苏、平稳地增长。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王大泉 王大泉明确表态,留学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扩大教育对外活动交流的方针路线。国家倡导加大对留学支持力度,共铸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格局。为积…

    2024年 6月 27日
    00
  • 规范艺考培训 健全长效机制

    规范艺考培训 健全长效机制 ——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深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中加强艺考培训规范管理的通知》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深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中加强艺考培训规范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艺考培训规范管理作出全面部署,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健康。 《通知》深入贯彻落实“…

    2023年 7月 28日
    00
  • 2025年“国家电网”首批录用名单已发布!来自“英澳新”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最多!

    前不久,国家电网系统各单位发布《2025年第一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的公示》。此次招聘涵盖了6个分部、27家省级公司和33家直属单位,总计录用了19990名毕业生。 图源:国家电网官网 本批次录取中包括的部分留学生主要毕业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高校。 国家电网25届第一批录取专业 本次国家电网招聘共有3批。提前批,即校园招聘,人数不多,…

    2025年 3月 9日
    00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

    教财厅函〔2023〕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2023年以来,受台风、暴雨洪涝等影响,部分家庭遭遇生活困难。为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就学,现就做好2023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力确保受灾…

    2023年 8月 30日
    00
  • 紧急提醒!今年落户的留学生速看:99%人踩过的材料雷区,这份通关指南全解决了

    随着2025年各地留学生落户政策进一步优化,线下办理流程的细节要求也变得更加明确。     无论是初次申请的新手,还是曾因材料疏漏被拒的“回头客”,线下递交环节的严谨性往往决定了落户的成败。   材料准备 精准性与时效性缺一不可     材料版本更新核查 2025年部分城市对申请表格和证明文件进行了版本迭代。 例如,上海的《承诺与授权》和《申办函》…

    2025年 4月 18日
    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联系我们

400-0665-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189846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

扫一扫加微信